在香港,很多人因為信用卡債務、私人貸款或財務公司高息借貸,逐漸陷入債務危機。當還款壓力過重時,常見的兩個解決方案便是 債務舒緩 和 債務重組。

雖然這兩個名詞經常被混淆,但其實 性質、影響和操作方式 都有明顯差異。本文將深入比較 債務舒緩 vs 債務重組,幫助你找到最適合的出路。

什麼是債務舒緩?

債務舒緩(Debt Relief Program, DRP) 是一種非正式協商機制,主要由債務舒緩公司或顧問代表債務人,與銀行或財務機構協調,爭取以下條件:

降低利息或免息;

延長還款期;

減少每月供款金額。

特點:

債務舒緩沒有法律保障,依靠債權人是否同意;

成功後,債務人每月只需依計劃還款;

對信用紀錄有影響,但通常比破產輕微。

什麼是債務重組?

債務重組(Debt Restructuring, DRP) 則較為正式,通常透過 債務重組公司 安排,幫助債務人:

合併多筆債務為單一還款;

將高息卡數降至低息或分期;

凍結追債行動,避免法律訴訟。

特點:

屬於一種「債務整合協議」;

信用紀錄會被註記(一般 5–7 年);

需有穩定收入,否則難以成功。

債務舒緩 vs 債務重組:五大比較

  1. 法律保障

債務舒緩:非法律程序,依賴債權人自願同意。

債務重組:雖非法院批核,但通常由專業公司處理,透明度較高。

👉 總結:債務重組較有保障。

  1. 申請門檻

債務舒緩:申請條件寬鬆,小額債務亦可。

債務重組:通常需超過 10 萬港元債務,並有固定收入。

👉 總結:小額債務者適合債務舒緩,大額債務者適合債務重組。

  1. 對信用紀錄的影響

債務舒緩:有影響,但一般比 IVA 或破產輕微。

債務重組:會被環聯(TransUnion)註記,通常保留 5–7 年。

👉 總結:兩者皆影響信用,但債務重組紀錄時間更長。

  1. 處理速度

債務舒緩:較快,一般幾星期可完成協商。

債務重組:需時 1–2 個月,因涉及更多銀行協商。

👉 總結:急需紓困可選債務舒緩。

  1. 適合人群

債務舒緩:

信用卡卡數壓力大;

欠款在 10 萬以下;

想暫時減輕供款壓力。

債務重組:

債務總額大(10 萬以上);

多間銀行或財務公司追債;

希望有完整、長期的解決方案。

優缺點總覽
債務舒緩優點

申請簡單,條件寬鬆;

協商速度快;

適合短期資金壓力者。

債務舒緩缺點

沒有法律保障;

債權人未必同意;

信用紀錄受損。

債務重組優點

正式協議,保障較高;

可合併債務,一筆清還;

減低利息與追債壓力。

債務重組缺點

信用紀錄保留更久(5–7 年);

需支付手續費;

適合長期還款,但短期壓力未必能馬上解決。

結語:該選擇哪一個?

如果你的債務 較少(10 萬以下),只是暫時供款有困難,那麼 債務舒緩 會是一個短期解決方法。

如果你的債務 龐大(10 萬以上),而且同時有多間銀行或財務公司追債,則 債務重組 會更適合。

無論選擇哪一種方案,最重要的是 重新檢視理財習慣,避免重蹈覆轍。